锚定目标,凝聚合力,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树兰国际医学院召开省一流(A类)学科建设推进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2日浏览次数:
为全面推动临床医学省一流(A类)学科建设,树兰国际医学院于1月16日在树兰(杭州)医院召开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周朝成、信息化建设处处长胡峰俊、树兰国际医学院执行院长陈慰浙、树兰(杭州)医院院长寿张飞、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维屏、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史丽云,以及省一流(A类)学科方向负责人、医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等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树兰国际医学院党委书记陈超祥主持。
姜敏敏副院长介绍了“十四五”省一流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办法,着重对A类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梳理和解读,进一步明确的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量化标准。陈慰浙执行院长聚焦A类学科建设标准,对师资力量、教学改革、科研成果、学生培养等关键维度进行了深度剖析,既充分肯定了所具备的优势,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短板与不足。陈院长强调,要全面加快A类学科建设,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2025年底的中期考核,并对各方向负责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与会专家围绕A类学科建设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周朝成处长提出两点殷切希望,他要求将各项工作精准任务化,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并确保其精准落实到二级机构。同时,他着重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性,敦促各部门务必精心规划、有序组织,以高效的执行力完成中期考核的各项任务。胡峰俊处长进一步补充强调了三点重要内容,包括建立定期汇报和检查机制,细化工作具体细则,明确各项指标与权责,同时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寿张飞院长强调,创新方法和技术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学科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也将有力地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院的整体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刘维屏院长指出,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关键,尤其是在临床医学学科领域,更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广纳贤才,为学科发展注入蓬勃的新生力量。史丽云院长强调,基础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肩负着开展科研论文工作的重任,应充分利用特色指标,与临床实践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学科的协同发展。汪群龙副院长则认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需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达成高度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全力推动各项指标的精准落实,确保学科建设工作有条不紊、顺利推进。蒋国平副院长提出,组织管理与学术研究应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希望能够组建专门工作小组,汇聚全校之力,共同攻克难关,完成既定任务。同时,职能部门与医学院要加强沟通协作,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活力。吴希美教授指出,当前基础团队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引入优秀人才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学校应给予人才全方位、最大化的支持与培养,为其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高海女主任表示,省重点实验室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力以赴配合完成A类学科各项指标任务,并在推进杰青评选、冲击省重点一等奖、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举办高峰论坛、创办学术期刊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学科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李建辉主任指出,当前学科发展具备校企融合、医工融合、自主化人才培养三大显著优势,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杨喆主任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国家项目和省级奖项,以优异的成绩为学科建设增光添彩。
最后,郑树森院士作总结发言。郑院士语重心长地强调,树人学院能够获得A类学科实属不易,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激励制度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必须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一定要干字当头,把各项任务踏踏实实地做下去;同时要全力推进临床医学硕士点的培育和申报工作,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以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为导向,明确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人才引进和培育的重要性,为全面推进临床医学省一流(A类)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7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