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研究生导师
作者: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9日浏览次数: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树兰杭州医院团委书记、人工肝治疗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各种肝病及肝癌早筛与个体化治疗研究,病毒性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师从李兰娟院士,客座教授,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学者,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兼常务秘书兼青委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会员,树兰医疗团委书记,人工肝中心副主任。曾任树兰医疗重庆九龙坡医院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先后学习、工作于浙江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树兰医院。杭州市高层次人才,2020年河南省新冠疫情一线抗疫。2013、2014连续两年在封闭式负压病房管理H7N9重症患者60余例。参编《感染病学》等专著3部,近年发表26篇国际国内论文。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子任务1项;国家重点研发子任务1项及省厅级课题多项。科研总经费400余万。
作为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和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在李兰娟院士指导下,团队通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课题在浙江示范区建立了300万社区人群的大样本干预现场,创建了符合流行病学和人口特征的乙肝新发感染队列、携带者管理队列、重肝治疗队列和丙肝回顾性研究队列等多种精准路径研究,推广示范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观察携带者队列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抗病毒治疗率;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转归,提高肝硬化、肝癌的早诊率,使乙肝的病死率在“十二五”的基础上下降 15%,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浙江省仙居县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乙肝三免费”示范区,使得仙居县乙肝感染率从“十一五”高流行区下降为“十三五”低流行区,五年为医保基金节省近千万,得到仙居县政府通过感谢信的形式予以嘉奖。主持包括“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参与国际多中心多重耐药菌CRACKLE项目,总经费超过400万。团队在《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上发表文章,揭示miR-34a在肝癌组织和Hep3B细胞系中被下调。 miR-34a的减少可能通过激活PI3K / Akt信号传导途径来提高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探明miR-34a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对下一步功能治愈早期肝癌具有重大意义。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发表研究文章显示E2F1增强的DDX11表达通过PI3K / AKT / mTOR途径促进肝癌增殖和进展,而DDX11可能是潜在的治疗和预后靶点,对于后续肝癌功能治愈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Canad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文章显示中国东南部的总人口丙肝患病率大幅低于2006年全国调查的患病率。发现HCV感染率随性别和不同地理区域而异,发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占主导地位,输血史和城市居民是危险因素,对国家丙肝治愈时代的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通过在《BMC Infection Disease》和《Plos One》等SCI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国山区村落和海岛的大样本乙肝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全面揭示乙肝病毒在不同地域的最新传播特征,对于免疫时代的乙肝流行的早期预警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7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